为地下管线探测仪“定标”

近日,自然资源部四川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以下简称“四川测绘质检站”)获得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金属管线探测仪计量校准授权,涵盖人员、标准器及机构三项授权。这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测绘仪器计量检定校准领域首个高精度计量标准,标志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地下管线探测仪校准规范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守护城市"生命线",地下管线探测仪校准告别"无标可依"时代
地下管线是城市运行的“血管”,其精准探测直接关系民生安全与灾害防控。
此次授权依托四川测绘质检站牵头编制的JJF(川)223-2024《金属管线探测仪校准规范》,是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第一个针对金属管线探测仪校准的技术标准,首次明确了设备的技术要求、校准项目、校准方法,从定位精度、深度测量精度、测量重复性等核心参数入手,建立了科学、可操作的计量标准体系,填补了地下管线检测设备计量校准领域的空白,通过统一校准体系,可显著降低施工误挖、燃气泄漏等事故风险,为市政、电力、通信等行业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技术突破: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
据了解,四川测绘质检站前后共投入100余万元建设了金属管线探测仪校准装置。因国内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有效的参考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只能以校准规范的实验需求为导向,以实验数据为参考,以达到理想实验结果为目的,不断的对实验室的建设进行调整优化,最终于2024年10月完成了校准实验室主体的建设工作。该校准装置的主标准器以及用于辅助完成校准工作的辅助测量装置均由该站独立设计研发,例如台阶式非磁探测平台、轨道式重复探测装置等系列设备,并取得了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有效解决了校准活动中测深的溯源要求和重复性测量的问题。该装置是全国测绘行业领域首个标准化金属管线探测仪校准装置,能为行业内同类校准装置的建设提供可复制化的建设方案和有效的建设经验。
此前,该站已在计量领域取得多项成果。例如,2023年投用的西南地区唯一全自动"因瓦水准标尺检定装置",将检定效率提升60%,累计为国防军工、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检定服务超1000台次,创造经济效益近200万元。
创新驱动:数字化平台提升服务效能
近年来,四川测绘质检站通过智能化转型打造核心技术优势,成立了专项团队研发智能化质检与测绘仪器计量检定技术,先后取得了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与预测分析系统等多项软件著作权,并构建了覆盖传统测绘与实景三维产品的云端质检平台、信息化测绘仪器计量检定服务平台,平台作为全国首套基于云服务的测绘仪器检定平台,实现了从预约到接件、任务管理到作业分配、数据采集到检定计算、证书输出到查询统计的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和无纸化操作,大幅提升检定效率10倍以上,并通过了已通过中国赛宝(四川)实验室的测试和国家光电测距仪检测中心的测评。
从"各自为战"到统一标尺,从行业空白到硕果累累,四川测绘质检站以创新为引擎,以标准为基石,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变革。未来,该站将通过构建"标准研发-技术转化-产业服务"的创新闭环,持续加强技术标准制定与服务体系升级,为城市安全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构筑起集技术标准、智能装备、数字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让每一米地下管线都有"数字身份证",让每一次探测作业都有"智能守门员"保驾护航。
(来源:i自然)